重修旧好,来之不易
6月中旬,北半球正式迎来热辣滚烫的盛夏,南半球却阴雨绵绵、步入寒冬。
一段时间以来,对澳大利亚人民来说,比起凄风苦雨的自然气候,通货膨胀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无疑更令人寒心。
今年5月,澳大利亚政府前脚刚宣布通胀已经见顶,澳联储马上泼冷水,直言年内根本压不下通胀。
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应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邀请,于6月15日至18日对澳进行正式访问,带去了北半球的暖意。
重修旧好,来之不易。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访问澳大利亚10周年,也是中澳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
本次访澳也是2017年以来中国总理首次访澳,对两国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李强总理此访期间专程前往阿德莱德动物园考察中澳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工作,双方发表的《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中,也提到了“欢迎双方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
李强总理表示,“网网”和“福妮”成为中澳友好的使者,是中澳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象征。这说明只要双方用心呵护,中澳合作就能跨越广阔的太平洋、超越各种差异,实现相互成就、互利共赢。
然而,这样和谐愉快的画面并非近年来中澳关系的常态。
分道扬镳,陷入寒冬。
澳联盟党上台后,莫里森政府对美国“一边倒”,开始“随美起舞”,频频给中国“甩脸子”,反华动作接连不断,中澳关系一度“跌入冰点”。
2018年6月,澳大利亚通过“反外国干涉法”,诬称中国对澳“渗透”,正式走上反华之路;8月,澳以安全担忧为由,禁止华为公司为其规划中的5G移动网络供应设备,是全球第一个禁用华为5G技术的国家。
2020年4月,澳在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上“打头阵”,大肆抹黑中国,要求所谓“独立调查”;7月,澳公然妄称拒绝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和“海洋权益”主张,给时任美国务卿蓬佩奥的相关错误言论“敲边鼓”。
2021年4月,澳宣布撕毁中方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签订的“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面对澳方的反华行径,中国给予了有力回击和反制。
自2020年起,中国对产自澳大利亚的牛肉、龙虾、大麦、煤炭、木材和葡萄酒等产品采取了多层次的惩罚性贸易反制措施,以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统计,中方的反制措施给澳造成了每年约130亿美元的损失,澳大利亚的“钱袋子”瘪了。
事实证明,莫里森政府甘当“反华急先锋”的苦果,澳大利亚明显吃不消。
政党更迭,澳人觉醒。
2022年,对华温和务实的阿尔巴尼斯上台,表示要“用心经营中澳关系”。
不同于联盟党背景的莫里森,阿尔巴尼斯是工党出身。
与强势反华的联盟党相比,工党政客执政更加理性,在涉华事宜上能一定程度上做到不用有色眼镜看问题。
阿尔巴尼斯政府执政后,澳外长黄英贤曾多次在国际公开场合强调:澳大利亚在全球地缘政治舞台上不仅仅是一个“配角”,也不会简单地“跟着美国走”,澳大利亚可以联合其他地区中小国家塑造大国战略竞争的国际环境。
澳大利亚逐渐意识到,在亚太地区维持“战略平衡”更符合自身国家利益。
艰难破冰,加速回温。
澳大利亚工党上台以来秉承理性务实的精神与中国开展合作交流,发挥了经贸在两国关系中的“压舱石”作用。
与过去有“反华红眼病”的联盟党莫里森政府不同,阿尔巴尼斯政府逐步降低反华调门。2023年11月,阿尔巴尼斯访华,为中澳关系发展释放积极信号。(另见本号文章《澳大利亚总理访华“破冰”,中澳关系能否企稳“回温”?》)
中澳关系终于“破冰”,并加速“回温”。
2023年中澳贸易额逆势增长至2292亿美元,澳近80%的贸易顺差来自对华贸易,对华投资额增长迅速。
2024年中国商务部取消对澳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澳大利亚葡萄酒对华出口激增,仅今年4月对华出口额就高达8600万澳元(约合4.1亿元人民币)。
中澳经贸关系发展为两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所谓“国家安全”的谎言正在不攻自破。
其实,中澳关系“春暖花开”并不是一种偶然。
澳智库最近发布的民调数据显示,61%的受访者认为,澳大利亚应继续努力与中国建立紧密的联系和纽带;54%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没有与中国经贸的密切交往,澳大利亚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繁荣。
显而易见,一个更加稳定、友好的中澳关系是两国的民心所向。
相向而行,成果丰硕。
6月12日,阿尔巴尼斯在《澳大利亚人报》发表题为《与中国开展有效合作将使该地区的每个人受益》的署名文章。
文中提出,贸易是澳大利亚就业和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总理来访标志着工党政府在重建与中国的对话、稳定两国关系方面又迈出了一步。
6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堪培拉议会大厦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九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并取得多项成果。
坚持中澳关系定位。两国总理一致同意坚持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巩固中澳关系改善发展势头,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
举行系列对话活动。双方宣布年内将在澳举行第十届中澳科技合作联委会会议、中澳高级别对话第八次会议、第八次中澳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
便利双方人员往来。中方将把澳大利亚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双方同意互为旅游、商务、探亲人员审发3至5年多次入境签证。
回顾10年来中澳关系发展历程,最重要的经验启示就是要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合作。
显而易见,中澳发展对彼此是机遇而不是挑战。
客观看待,求同存异。
关系有所转圜,但风险仍然存在。
发展中澳关系,归根结底还是要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合作”的总原则。
希望澳大利亚能够珍惜中澳关系回暖的局面,持续保持战略清醒,避免被美国裹挟,陷入新冷战思维的漩涡。
中澳之间从不存在根本利益冲突,更没有历史矛盾,合作共赢才是两国的正确相处之道!